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考研-专硕(应用心理硕士) > 心理专硕涨知识
我们平时是怎么感知时间的呢?时间知觉这个知识点你都了解了吗?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感知,主要包括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两个方面。
时序知觉
时序知觉是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时序知觉存在两个层次:“不同时”系统和“顺序”系统。
促声融合——“同时”与“不同时”
波佩尔的实验:通过耳机同时分别向被试两只耳朵输送短暂的声音(只持续千分之一秒)。当同时刺激左耳和右耳,被试并不是分别从两只耳朵听到两声“嗒”,而是只有一声“嗒”,这个“嗒”声好像是来自于两耳中间的一个“中央耳”。这就意味着,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这种现象叫做“促声融合”。
“顺序”
当客观延时超过了某一因感觉通道而异的阈限值(听觉是2到5毫秒,触觉为10毫秒,视觉为20毫秒),并低于30到40毫秒时,“不同时”系统起作用;“顺序”系统在客观延时超过了30到40毫秒时起作用。“不同时”系统似乎是内隐认知的一部分,被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将两个刺激知觉为在时间上分离
“顺序”系统是外显的,因为被试确信自己获得了有关时间顺序的知识
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时间表征可分为外显表征和内隐表征两种,时间的外显表征是一种有意识的、概念性的时间结构,是对外界环境中时间关系的一种主观的表达方式;而内隐时间表征是潜意识的、具有动力性的时间结构,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自动的、直接调节的时间模式。
时距知觉
时距知觉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时距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相对于时序知觉而言,时距知觉的研究更多。
1.时距类型
时距类型是动物时距知觉研究要操纵的主要变量,并且结果显示不管对空时距还是对实时距动物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敏感性,但是人类被试实时距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与空时距大致相同。
实时距指刺激以持续方式呈现,空时距指刺激以间隔方式呈现,即整个时距只有起止刺激。
2.时距长度
维耶罗特早在1868年就对时距长度进行了研究。他的实验要求被试复制时间长度的时距。列出了实验结果。横轴表示刺激延时,纵轴表示受试者对这个时间的估计。结果发现在大约3秒钟之内,估计时间比刺激延时稍长,而在3秒钟之后,复制时间明显比刺激延时短,被试对3秒的估计最为准确。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发现时距越长,估计越不准确。
林仲贤等探查了不同感觉通道的时距知觉,发现大部分7岁儿童复制短时距的精确度高于长时距。
3.刺激通道
许多研究表明在时距知觉中也存在通道效应,即对不同刺激呈现的实时距,估计的正确性不同,对听觉刺激延时的估计较视觉刺激延时的估计来得准确。
然而,也有实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克劳德和格林用不等时距再现技术研究视听通道的时距估计,却未发现听觉对时间编码有明显的优势;尼斯和克劳德的一项研究中也未发现听觉通道比视觉通道更多地得益于时间信息。
4.时距的分割水平
变化/分割模型认为对时间的认知是以心理变化为依据的,时间知觉就是知觉变化,时间估计就是把心理上所经历的变化分割为可记忆的片段,然后再根据所分割的变化段数来判断时间的长短。因此,按照变化/分割模型,如果操纵心理上经历的变化分割段数的多少,那么被试对目标时距的估计将取决于心理上被分割的记忆段数的多少。
5.心理状态
人的某些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时距知觉。一项研究使用具有不同情绪状态(积极、中性和消极)和不同唤醒水平(高、低)的幻灯片作为刺激,让被试判断幻灯片呈现的时距。结果表明在低唤醒水平下,对消极幻灯片的时距估计显著短于对积极幻灯片的时距估计;而在高唤醒水平条件下,对消极幻灯片的时距估计显著高于对积极幻灯片的时距估计。
皮塞勒通过操纵任务的内容来改变被试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被试对枯燥乏味的工作和探寻变化的精神活动的延时的估计有明显差异。
道布森让16名被试估计无作业状态和作业状态下的长度为120秒的延时,前者的平均估计时间为210秒,而后者的平均估计时间为173.4秒,无作业所带来的乏味、空虚感使得时距莫名地变长了。 所以吧,哪怕是完成同一件事,我们的状态不一样,我们的时间感知也不一样呀。不过管他呢,就活在当下吧!
文章来源 勤思教研 史老师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xiaolaoshi )
关注公众号
送心理学大礼包!
点击在线咨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