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计算机专业跨考心理学,成功上岸!认真看,总有你可吸取的经验。
一、 考研背景
我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当时因为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就顺着辅修了心理学。后来其实本科专业读得有一点挣扎,感觉自己并不是很喜欢每天对着数学公式想着模型性能;又发现自己辅修的心理学要相对有趣得多。最终在大三上半学期决定跨考心理学。其实我最开始选择计算机作为本科专业也是因为自己对工科完全没有兴趣。后来在大学发现,确实社会科学方面关于人类与社会的思考是我更想要的。
这里也是我非常想指出的,我认为,至少就当下来说,仅想要一份硕士学历的人选择报考心理学是十分不划算的。心理学目前已经成为第一跨考热门,虽然不用考数学但考的人多分数线高,难度一点不低;但心理学毕业后却少有对口的就业岗位,除了类似高校任职或者机构辅导员,面向企业的运营、产品、用户分析……
看似是心理学对应的岗位,但其实有各种各样的社科专业甚至数理统计专业的人扎堆竞争。所以在我看来,仅拿到心理学的硕士学历仍然没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想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就要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或者掌握数据分析的能力,或者对心理学有足够深入的思考,总之仅靠学历不够,是需要学习本事来凑的,这就需对心理学有足够的探索兴趣,否则即使考研上岸,在研究生期间因为没有兴趣而浑浑噩噩,到毕业时还是要面临极端激烈的竞争的。
二、 考研经验
我是在复试时才报了勤思这边的复试院校定向信息班,在复试准备的过程中确实是能感觉到报班和当时初试自己一个人复习的区别。在我看来,勤思主要能提供两方面的帮助:
1. 过来人的经验辅导。自己当时因为只有一个人,没有任何过来人的经验可以依靠,在初试过程中其实绕了很多弯路,而在复试过程中许多想法跟勤思这边的辅导员一交流其实该怎么做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2. 多年从业掌握的足够多的信息与资源。作为心理学考研辅导的权威机构,勤思这里的资源真的是其他地方难以掌握的,因此,选择勤思真的可以节省很多自己去关注查阅相关院校、专业课、考研等等相关信息的时间。
当时在准备复试时,因为准备得匆忙,很多事情都是一团乱麻,当时帮我修改文书的慧慧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很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是她一语点醒了我。当时我在准备神经科学复试内容的时候,因为参考书上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成果混杂在一起,经常不知道该记哪里,就是慧慧老师劝我战略性放弃掉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我才能更有规划地复习。后来勤思的复试模拟面试环节,面试官老师也针对我的回答给了很多建议,也开拓了我关于复试面试的准备关注点。最后能够成功上岸,真的非常感谢勤思了!
接下来,就是初试自己备考的一些经验了。我会按政治、英语、专业课的顺序来说。
首先是政治,因为我真的很想劝大家早些开始看政治强化课当作一轮复习。
这可能与一般经验贴的观点都不同,很多都是劝政治可以放到10月份之后在进行。确实,政治背诵应该放到10月份之后再开始,太早背了到考试的时候也还是会忘,太浪费时间了。我当时备考时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到了10月份才开始看政治强化课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自拔(为什么无法自拔之后下面就会提到)且来不及,来不及是因为,我当时边听课时真的会把笔记记得很详细,如图,所以很费时间,这让我十月份到十二月份变得非常紧张。
所以我觉得,政治强化课完全可以提前开始看,每看完一课就去做对应章节的选择题,这样一遍下来对整个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是一个很好的铺垫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放的很长,从准备考研开始到10月份,听过一遍强化课就好。等到10月份之后开始二轮跟背,刷分析题。这两轮扎扎实实过来,考研政治完全没问题。
然后是英语,其实我也没有太过准备,因为当时我做了英语一2018-2020年的考卷吧,真的感觉好简单,就没有太花心思在上面。结果2021年的英语一真的难到爆……所以这里我就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除了最后的大小作文可以找一些作文课资源来看,其他完全没有必要听课,就是做题就好了。
最后就是专业课复习,616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神经科学导论)和951实验心理学(含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综合各大机构及我的备考经历,建议参考以下书目。
因为报考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当然要以华师大出版的教材为主,然后心理学史的复习,我强推叶浩生的《心理学史》这本书,这本其实是我最近才在看的,当时复习用的是《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这本书。当时复习的时候看后者,感觉还挺客观的,但是最近看《心理学史》发现,我甚至想把它当成一篇评论杂文,很多地方直抒胸臆,看的人畅快淋漓,贴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那扑面而来的学者用笔写下的畅快。客观的确严谨,但终究没有主观那么深入人心帮助记忆不是么。
但这不表示这本书结构很混乱。相反,这本书夹叙夹议,小标题做的很工整,答论述题甚至不需要总结,剔除掉一些具体事例就可直接复制粘贴做答,所以我很强推这本书。而且,当时我其实对怎么学心理学史有一个疑惑,就是因为心理学史每一家的理论都实在太庞大了,看过一遍完全留不下印象。
后来我问过老师才明白,其实现在编制心理学史的思路是以当下结果为导向,去翻看每一个著名学者对于将心理学推进到现在的程度各有什么贡献或者局限。所以更重要的不是每一位心理学家研究了什么什么,更重要的是心理学的这一脉相承,抓住了主脉再去填充每一位心理学家的贡献与局限,不仅是当下的研究脉络,更重要的是这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大组块,更有助于记忆。如大致了解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到行为主义的发展脉络,其实就对每一位心理学家在历史这个坐标系中做了一个定位,再去回忆他的理论,就要简单的多了。
然后是神经科学的复习我要重点说一下,因为这个对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的确是个考验,但其实对于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详细的神经机制不需要了解的太细,但是你又不知道他会考哪一块。所以认认真真看书去理解是唯一的方法。我问过医学的同学,画图看图是最帮助理解神经生理机制的好方法。然后《认知神经科学》相对于《探索脑》可能跟心理过程结合的更紧密,《探索脑》真的完全就是一本神经生理书……所以我更推荐《认知神经科学》。
对于所有书目,一定要注意做笔记,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因为认知神经科学当前还没有较好的国内教材,这两本都是外文翻译的,外国的书不同于国内教材,很没有结构体系,然后会有大量的案例,这对于了解领域是很好的读物,但对于备考就真的是折磨了,所以一定要第一遍看的时候做好笔记,以后看笔记就好,再看一遍书真的太浪费时间了。
专业课具体复习时,第一轮我建议跟着勤思课程走,边看课程视频边看书,会比自己看书快很多,看完一章就去做题,前期可以照着书找答案抄,等后期在背,一定要注意理解。因为心理学的理论实在太多了,前期理解了后期大量背诵的时候才能减轻工作量,不然实在是太痛苦了。
而有些类似并列排列的性质无法通过理解解决的,就只有靠记每个性质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口诀之类的方法了。关于实验统计测量方面,强推勤思统计王的课程,真的特别好特别详细。不理解的可以翻看很多遍,然后一定要注意做题,去做统计题实验题,这个领域的知识既要会背也要会用,做题是唯一一箭双雕的办法,一定要注意!
具体时间规划我就不做了,因为我本来就不太遵守这个,当时因为学校课程的一些原因,其实当时复习还挺没有规律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些经验贴,然后按自己的喜好制定复习计划就好啦。大致是到七月份完成一轮看书,假期开始到9月份开始背知识点做题,10月份到12月份背书刷真题这样子。
其实真正决定跨考心理学以后,会发现其实心理学与计算机结合真的比较紧密,其实理工科因为兴趣想跨到社科,我非常建议选择心理学。我觉得,正是因为“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段短暂的历史”,一方面自冯特以后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无数心理学家致力于将心理学科学化,这极大塑造了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思想;另一方面,的确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对于研究工具的高要求,心理学成为科学的起端就是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如今心理学又与计算机、生物学前沿研究技术的紧密结合。心理学真的做到了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社会科学,可以说是一门很好的文理交叉领域。
这里我推荐史蒂芬·平克的一本书《心智探奇》,你能很明显的看到那种关于心智的充满逻辑充满理性的讨论。因此,对于我而言,跨入心理学一方面是能够让我把对于人的心理过程的兴趣转换为专业方向,另一方面也是让我能用更加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看待社会科学。希望有此兴趣的小伙伴都能加入进来,得偿所愿!
最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其实也不是励志,但我觉得它把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相结合,很契合当下的环境与心理学这个专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所作《乌衣巷》中的一句,本是感慨历史沧桑变幻,却写出了原本只属于富贵人家的娇燕,如今也会来到寻常百姓家。正如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机会来到了普罗大众的每一位身上。我们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就能取得成就,就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同时,作为一门解放人类心灵的科学,心理学也在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从心之所想,追求自我,以人为本。最后祝大家都能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从事一门一切皆有可能的科学。
想要报考这个学校的同学,或想进一步请教学长学姐的备考经验,请留言为她(他)疯狂打call,留言越多的帖子,我们会再邀请他们直播讲解考研经验,线上为大家答疑~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