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研信息-政治英语 > 考研政治培训 > 考研政治复习
现在距离考研仅有20天左右的时间,随着考研初试的日益临近,考生们进入到了最后的紧张备战中。考研政治的复习已慢慢进入到真题阶段,很多考生反映在做政治模拟题的时候,复习得很充分,可一遇到分析题就不知道该写哪些知识点了。对此,勤思教育结合多年辅导经验对该题型深入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以便帮助考生在最后阶段拿下考研政治分析题。
纵观历年真题 明确考研政治分析题特点
考研政治政治分析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解,也叫主观性试题,主要靠同学们结合平时复习的知识和试卷材料构思以及对当今政治形势的了解来回答。纵观近年来的政治试题,基本围绕四个内容,第一是基本理论,一般都是大纲范围之内的。第二是考中央精神。第三是社会热点,也就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第四是考生的分析能力。要把这四个东西综合起来,就是分析题。既有基本理论,又有中央精神,又有社会热点问题,又有考生的个人分析。这种题型可实现对考生多层次能力的考察,因此如何答好这个主观题也就成为很多考生倍加关注的问题。分析题命题特点是:准确性,全面性,条理性。
具体来讲,分析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
这种题型一般要求熟练掌握和理解所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原理分析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
2.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性的分析题
这类分析题同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有密切联系,它们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知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不同之处在于,这类分析题往往并不指明运用哪方面的具体知识、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而是从试题给定的社会现象、客观实际、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中,分析、概括其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有关知识、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知识去分析和论述试题给出的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揭示出它们同一定的原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必然联系,从而对既定的现象、实际和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说明和论述。相比之下,它的难度更大一些。
3.材料性分析题
材料性分析题是分析题中比较典型的形式。其特点是:它提供若干条现成材料,从材料中提出若干问题,要求考生按照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述,回答它所提出的问题,对材料作出正确的理论说明。比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科目的出题多为材料解析题,自从2010年考研政治命题改革后本章节知识多出现在最后一道大题,分值为10分,试题具有历史性、现实性、综合性的特点,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材料及联系实际及所学理论的能力。
复习建议: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答题的手感以及答题思路
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考生面临的记不住知识点主要是由于没有整体的去把握知识体系,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框架。考研政治的复习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层一层的构建起来的,框架脉络一定要清晰理顺。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的芦老师提醒考生,分析题相对于选择题更容易得分,考生只要把分析题中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关键语句,答到即可得分。
另外,芦老师还表示,基础掌握不牢稳在回答分析题时势必不会有得分点,所以要想分析题得高分必须打牢基础知识。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分析题型,掌握答题的手感以及答题思路,亲自答题,在对应正确答案总结归纳缺失和易产生错误的地方。所以考生不要惧怕考研政治的分析题,其实它是你决胜考研政治的一项法宝。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技巧:两个环节 四点注意
第一环节:审题。这是解决分析题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答题前的重要条件。最近几年分析设计是越来越灵活了,但是它再灵活,这个知识点是不会超过考试大纲要求的规定内容。这里勤思教育政治教研室的芦老师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四点:命题者提供材料的目的主要是掩盖和提示作用,所以材料分析提的答案要点都不会是在材料之中;重视审题,找准考点;审题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不得意不失意保持冷静;综合运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思维方法。
第二环节:分解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往往是给几个材料,让考生比较第一个材料和第二个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得出结论。第二种是说理分析,问你什么答什么。比如试题是科学发展观是怎么产生的,内涵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考生就要分析问题,按题目的要求回答。最后一步是引申发挥,试题因为往往问“你认为怎么样,有什么启示。”考生就要根据自己所论述的理论,联系一下实际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等等,在这里勤思教育老师提醒大家,避免的两种倾向是:只写考点内容,不结合材料,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会得高分;只分析材料,不写考点内容,这样做的后果是不得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来顶一下 |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h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