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
一、试卷结构
【汉语基础】
题型 科目 |
主观题(名解、简答、论述) | 分析题 | 总分 | ||||
名解 | 简答 | 论述 | 层次分析 | 近义词辨析 | 古文翻译 | ||
现代汉语 | 6题 30分 |
5题 20分 |
1题 50分 |
2题 10分 |
4题 20分 |
130分 | |
古代汉语 | 1题 20分 |
20分 | |||||
总分 | 30分 | 20分 | 50分 | 10分 | 20分 | 20分 | 150分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题型 科目 |
客观题(填空) | 主观题(名解、简答) | 总分 | ||
填空 | 名解 | 简答 | 案例分析 | ||
中国文化 | 10题 10分 |
5题 25分 |
4题 40分 |
75分 |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10题 10分 |
2题 20分 |
30分 | ||
跨文化交际 | 1题 10分 |
1题 35分 |
45分 | ||
总分 | 20分 | 25分 | 70分 | 35分 | 150分 |
二、参考书单
温馨提示:青岛大学没有官方指定参考书,根据题目以及以往考试情况,推荐参考书如下:
【汉语基础】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 | 黄伯荣 廖序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7年 |
002 |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 | 叶蜚声 徐通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
003 | 《古代汉语》 | 王力 | 中华书局 | 校订重排本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中国文化要略》 | 程裕祯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17年 |
002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刘珣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
003 |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 毕继万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9年 |
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青岛大学2021年整体试卷题型与20年相比,专业一没有考查填空题和改错字。专业二试卷题型与20年保持一致。
从内容上来看,专业一题目考验大家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综合性很强,尤其是最后的论述题:从语义、语用、句法角度都考到了。专业二以中国文化为主进行考查,包括风俗习惯、古代教育、文学创作等内容。
此外,关于存现句,“根据”与“按照”的词语辨析,利玛窦,HSK等考点,在勤思21年青岛大学模拟试卷中有所涉及,具体答案,勤思学员可以参考;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汉语基础】
从2021年最新的汉硕考题来看,现代汉语依然是考查重点,古代汉语比重较小。就现代汉语而言,主观题中词汇、语法内容占比大。尤其是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明显,例如:
什么叫词义的模糊性?(2021年青大真题)
【勤思解析要点】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不知道几点几分钟到几点几分钟是中午。
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缩小的,其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例如,时间是一分一秒地过去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但是“中午”的核心还是明确的,核心部分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词义所要概括的主要对象,至于边缘部分,则不被人们留意了。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二知识三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知识;35分的案例分析,与统一版的考试大纲版块相似,但题型有变化,大家在备考过程汇总,也可以参考勤思提供的相关真题,模拟题等资料进行积累;
例1:古文运动。(2021年青岛大学名词解释)
【勤思解析要点】古文运动,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首,掀起了以复古为口号的“古文运动”,其根本性质是恢复儒家道统,改变文体、文风,基本口号是“文以载道”。提倡文章必须有思想性,必须表达和宣扬儒家道统,反对空洞无物、因袭模仿、矫揉造作。
例2:对别人表示( ),对自己则尽量谦逊,这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2021年青大填空题)
【勤思解析要点】尊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引论第四章文化学基础中的语用文化部分的第四点:敬语与谦辞。对别人表示尊重,对自己则尽量谦逊,这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介绍别人时常把对方说得高一点以示尊重,自我介绍时一般都不愿炫耀自己的业绩,甚至故意压低自己以示谦虚和有修养。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青岛大学的考题,考察大家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很有自己学校出题的特色,大家结合历年真题,去把握好重难点,有针对性、有方法地备考!
(四)关于初试查分排名
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布成绩;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对于分数高还是低等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偏高,有些就偏低。从出分到复试,1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准备充分的你实现逆袭!大家最好能看到与你报考同一个院校与专业的排名情况,这样会更有一些胜算;可以搜索公益的“勤思考研院校报考助手”,来进行提前关注,出分后,进行排名;或者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来参与查分排名;
(五)关于复试的准备
提到复试,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大波疑问:自我介绍如何挖掘个人亮点,扬长避短?中英文面试题目都有什么,如何准备?我要考的学校往年的笔面试真题怎么找?怎么联系到我要考的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选导师?......要知道从出分到复试,通常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的越早,得到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上岸的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