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
一、试卷结构
【汉语基础】(回忆版)
题型 科目 |
客观题(填空、选择) | 主观题(名解、简答) | 分析题 | 总分 | ||||
填空 | 选择 | 名解 | 简答 | 近义词辨析 | 歧义分析 | 修改病句 | ||
现代汉语 | 10题 10分 |
10题 10分 |
4题 20分 |
5题 40分 |
4题 20分 |
4题 20分 |
6题 30分 |
150分 |
总分 | 10分 | 10分 | 20分 | 40分 | 20分 | 20分 | 30分 | 150分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回忆版)
题型 科目 |
主观题(名解、简答、论述) | 总分 | ||
名解 | 简答 | 论述 | ||
中国文化 | 3题 30分 |
30分 |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4题 20分 |
2题 20分 |
1题 20分 |
60分 |
总分 | 20分 | 50分 | 20分 | 90分 |
二、参考书单
温馨提示:南京师范大学有官方参考教材如下:
【汉语基础】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现代汉语》 | 胡裕树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5年 |
002 | 《现代汉语通论》 | 邵敬敏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7年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中国文化要略》 | 程裕祯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3年 |
002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刘珣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
003 |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 周小兵 李海鸥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04年 |
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整体试卷题型与20年相比专业一分析题有所变化,词和短语的结构分析变为歧义分析,注音和错字改正今年没有考查。
从题型上来看,专业一主观题与客观题结合考查;专业二以主观题为主。
从内容上来看,专业一考察有自己学校的特色,基础类和拔高类题目都有所涉及,如比较经典的歧义句的分析:“连厂长也不认识”“咬死猎人的狗”,都属于我们在复习中,包括在勤思相关资料中一定要让大家熟记的。
专业二主要是在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考验大家的整合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语言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关于类义词、句类、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等考点在勤思21年南京师范大学模拟试卷中有出现,想要了解具体答案,勤思学员可以参考;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汉语基础】
从2021年最新的汉硕考题来看,现代汉语的复习要注重细节,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
修辞与语法、逻辑的关系。(2021年南师大简答题)
【勤思解析要点】修辞与语法、逻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语法、逻辑、修辞是三门不同性质的学科,不能混淆。语言运用中许多修辞现象就不能机械地用逻辑和语法的尺度去衡量。同时,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1、在一般情况下,修辞要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修辞要求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但违反事理就是逻辑上有问题,这不是修辞手段所能掩饰的。语法是修辞所必须具备的初步条件。如果句子结构也不能掌握,连正确的表达都有困难,却一味追求生动的修辞手段,那肯定是失败的。
2、修辞的特点同语法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某些修辞现象会转化为语法现象,而汉语修辞手段的特点有一部分是由汉语语法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汉语中的短句子,具有明快有力的表达效果,长句子的结构则比较严密、细致。因此运用短句子或长句子也形成了不同的修辞手段。
3、对同一语言事实的分析,往往同时涉及语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方面。同样的语句,从它的结构规律着眼,是语法的事;从它所表达的思维方法着眼,是逻辑的事;从表达效果着眼,是修辞的事。例如有的病句在词语配合上有问题,属于修辞范围,但也不能不牵涉语法和逻辑。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二考题注重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要总结历年题目的特点,找到相关出题的重难点。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参考勤思提供的相关真题,模拟题等资料进行积累;
关于文化和引论知识的考察,举两个自己帮助大家记忆考点:
例1:什么是品色衣。(2021年南师大简答题)
【勤思解析】品色衣,是唐代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唐代规定:皇帝着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衫;五品以上着绯(大红)袍;五品以下着绿袍、青袍;士兵着皂(黑色)袍;未进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着白袍衫。
例2:常模参照测试。(2021年南师大名词解释)
【勤思解析】常模参照测试是将受试者的个人成绩与集体考试成绩相比较,以决定受试者的成绩在集体中的未知的一种测试。“常模”指同一批受试者掌握该目的语的平均水平。目的在于显示受试者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水平测试、学能测试都属于常模参照测试。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从21年南师大考题来看,分析类的题目还是占比很大,如病句修改、歧义分析法、近义词辨析等,大家要在备考中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勤思在此也提醒大家要结合历年真题,把握学校的出题特色,有针对性、有方法地备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于初试查分排名
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布成绩;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对于分数高还是低等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偏高,有些就偏低。从出分到复试,1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准备充分的你实现逆袭!
(五)关于复试的准备
提到复试,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大波疑问:自我介绍如何挖掘个人亮点,扬长避短?中英文面试题目都有什么,如何准备?我要考的学校往年的笔面试真题怎么找?怎么联系到我要考的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选导师?......要知道从出分到复试,通常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的越早,得到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上岸的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