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兰州大学202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
兰州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
一、试卷结构
【汉语基础】
题型 科目 |
主观题(名解、简答) | 分析题(标音、词语辨析、层次分析、偏误分析) | 总分 | ||||||
名解 | 简答 | 标音 | 文字 分析 |
分析词汇结构 | 词语辨析 | 层次分析 | 偏误分析 | ||
现代汉语 | 4题 20分 |
4题 40分 |
2题 20分 |
3题 20分 |
1题 10分 |
1题 10分 |
1题 10分 |
1题 10分 |
140分 |
语言学纲要 | 2题 10分 |
10分 | |||||||
总分 | 30分 | 40分 | 20分 | 20分 | 10分 | 10分 | 10分 | 10分 | 150分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题型 科目 |
客观题(填空) | 主观题(名解、简答、论述) | 总分 | ||
填空 | 名解 | 简答 | 论述 | ||
中国文化 | 10题 10分 |
4题 20分 |
2题 20分 |
1题 15分 |
65分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10题 10分 |
5题 20分 |
4题 40分 |
1题 15分 |
85分 |
总分 | 20分 | 40分 | 60分 | 30分 | 150分 |
二、参考书单
温馨提示:兰州大学有官方参考教材如下:
【汉语基础】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 | 黄伯荣 廖序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7年 |
002 | 《语言学纲要》 | 叶蜚声 徐通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中国文化要略》 | 程裕祯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3年 |
002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刘珣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
003 | 《跨文化交际概论》 | 吴为善 严慧仙 |
商务印书馆 | 2009年 |
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兰州大学2021年专业一题型与20年相比,减少了填空题。专业二题型基本没有变化。
从题型上来看,专业一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比重下降;专业二以简答和论述为主,与其他院校不同,兰州大学没有考查案例分析或教案设计。
从内容上来看,专业一现代汉语占比较大,各单元模块覆盖面广;专业二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为主进行考查,包括偏误分析、教学原则、课堂组织管理等内容。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汉语基础】
从2021年最新的汉硕考题来看,现代汉语依然是考查重点,语纲比重较小。就现代汉语而言,各单元题目比重均衡,主观题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内容均有涉及,语音部分也考到了国际音标,备考过程中重视。
例如:什么是正反问?有哪些类型?(2021年兰大真题)
【勤思解析要点】由单句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又叫“反复问”。正反问句常带语气词“呢、啊”等,不能带“吗”。答语可选择其中一项作答,或用另外的话作答,如“还没定”。大致分为三种疑问格式:
1、V不V(来不来)。例如:“这个人老实不老实?”“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
2、V不(来不),省去后一谓词。例如:“明天他来不?”“你见过长城没有?”
3、附加问,先把一个陈述句说出,再后加“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一类问话格式。例如:“他当过30年中学教师,是不是?”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二注重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考察,主观题目为主,论述题开放性较强;值得强调的是,兰大没有考查教学设计或案例分析题目,因此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备考重点,希望大家增强对教材知识的补充,也可以参考勤思提供的相关真题,模拟题等资料进行积累;
文化和引论知识的考察,就今年的题目给大家举两个小例子:
例1:永明体(2021年兰大名词解释)
【勤思解析】永明体,指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的诗人沈约、谢朓等依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新诗体。
例2:( )的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2021年兰大填空题)
【勤思解析】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水平测试常是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如我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英语水平考试(EPT),美国的托福考试,英国的剑桥英语水平考试等。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就兰州大学考题来看,我们要注意平时加强分析类题目的训练。掌握高频知识点的相关概念。面对开放性的论述题,注意审题,答出个人观点的同时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把握学校的出题规律,这样在考场上才可以游刃有余;
(四)关于初试查分排名
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布成绩;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对于分数高还是低等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偏高,有些就偏低。从出分到复试,1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准备充分的你实现逆袭!
(五)关于复试的准备
提到复试,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大波疑问:自我介绍如何挖掘个人亮点,扬长避短?中英文面试题目都有什么,如何准备?我要考的学校往年的笔面试真题怎么找?怎么联系到我要考的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选导师?......要知道从出分到复试,通常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的越早,得到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上岸的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