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考研-学硕 > 教育学考研头条 > 教育学硕领域大事件
这编文章不仅仅是献给所有教育学考研的考生,也献给所有考研的考生。
大学的四年应该是不断成长的四年,是思想与心智越来越成熟的四年。相较于大四学生来说,大三的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还略为迷茫,原因在于对“校园外的世界”了解不够,对专业所对口的职业领域了解不够,更是对自己这个“个体”全方位的认识不够,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适合什么,真正能做什么。这种认知的缺乏与偏差像一层雾霾一样笼罩在众多学生的正前方,导致学生徘徊不定,犹豫不决,寸步难行,甚至草率地“随大波、逐大流”,缺乏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从而无法做出最优、最适选择,无法赢在“职业及人生的起跑点”上。
读研,表面上看是一条“人人皆适,人人皆受用”的通往人生更高层次的道路,实则不然。大学老师、教授们往往都大力地“宣传”读研的优越性、卖力地“倡导”学生们积极考研,甚至直接将考研人数当作硬性指标,当作一项工作任务委派给各位老师、班主任,“要求”考研率必须达到某个百分比,考研人数必须达到某个数值,恨不得“人人都报考,人人都读研”。当然老师和教授们肯定会为同学们认真地传授有关读研方面的基本情况,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有关读研的种种问题,让同学们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这点无可非议。但是既然学校对考研率有追求,对学院的“研究经费”有追求,对学院和学校的名声利益有追求,老师和教授们在“推销”的过程中难免会注入一定的主观因素与情绪,大力“宣传”读研的“好”,甚至拿一些特殊的“典型例子”来将好处放大,而对于读研存在的“弊”却“避重就轻”或是干脆“一字不提”。面对讲台下的“孩子们”,“长辈们”这种“简单粗暴式”的“引导”未免还是不够慎重,客观程度还不够,对“孩子们”的人生及未来不够负责。
关于读研的“利”与“弊”,老师、教授和“过来人”肯定比我清楚得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这些基本信息的方法渠道也很多,在这里我也不多说。我只想说说我认为的“考研”,考研到底为了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就“考研是否真的最适合自己”做出最基本的判断。
首先,决定“自己该不该读研”的两个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条件,一是自己对本专业是否有兴趣,二是对科研、研究这件事是否有兴趣。少了“兴趣”这一最基本与最根本的因素,那么就要更加慎重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被说烂了的俗语却揭示了最现实、最客观也最深刻的道理。对一件事少了兴趣,你也就很难把它做好,做得更好,做到极致。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很多人也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没兴趣,但不一样还在做着,甚至干得不错?的确,没了兴趣,我们也可以“做的不错”。然而,多数处在现在岗位上的人,他们也许无从选择,由于种种“背后的心酸”,导致他们的“容错率”比较低,他们需要“自给自足”,需要养家糊口,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冒这个险,为了自己的兴趣去制造极大的“扭转力”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但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则不同,我们可选择的空间显然大得多,容错率也大得多,我们拥有更多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当然,也许很多人还会说,兴趣是可以培养、引导和教育的。没错,但是你确定经过他人的培养、引导与教育,你就能打从心底对本专业、对科研产生兴趣吗?为什么你读了四年本科,还没有对本专业产生兴趣,而需要再多三年的光阴来培养兴趣?如果真的决定读研,你也必须有一个决心,那就是有朝一日你要能越过心里那道坎,真正建立起对本专业及科研的兴趣。
我们常常会问:读研会不会很枯燥?“枯燥”,一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语,然而“主观多了”,无形之中也就变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客观”。师兄师姐、老师教授们常常会告诉我们,他们不觉得枯燥,或者他们“痛并快乐着”。如果“枯燥”真的不存在的话,这个命题也就没有被师兄师姐、老师教授们拿来讨论的价值,也没有被提出来的价值。所以既然被提出来了,那么它在一定角度、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程度到底有多深,关键还在于个人,在于每个存在差异的个体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有了兴趣,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将枯燥程度将至最低,甚至完全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那么我们读研到底为了什么?至少别只为了那一纸文凭,别只为了“毕业以后好找工作“之类的”功利性“目的。有的同学只是单纯地听老师听父母说“考研好”,考上研究生之后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不小的偏差,对科研提不起兴趣,无法静下心来做研究,于是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最终做不出什么有用的成果,没有利用好研究生阶段的丰富资源,输入了三年的宝贵时间,却输出了与三年时光不成比例的一点“成长与收获“。而有的同学却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已对读研阶段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对科研也兴趣不大、“漠不关心”,只是暂时不想跳下求职的“苦海”,将读研当成“求职”的避风港,为的只是那一纸硕士文凭,为的只是毕业之后更好找工作,更好就业。这类同学关于时间精力的“产出投入比”显然也非常的低,也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既然下定决心要读研,我们就要有建立对本学科及其研究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向,以知识和科研成果为驱动力,要有“求知若渴”的内在心境与外在表现,培养吃苦耐劳、潜心专研的强大毅力,孕育并努力实现为科研、为专业领域、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理想与追求。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liujing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