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西南大学202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
西南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
一、试卷结构
【汉语基础】(回忆版)
题型 科目 |
客观题 (填空、选择) |
主观题 (名解、简答、论述) |
总分 | ||||||
填空 | 选择 | 名解 | 简答 | 词语辨析 | 语言分析 | 文言文阅读 | 150分 | ||
现代汉语 | 10空 20分 |
5题 5分 |
5个 25分 |
4题 20分 |
2题 20分 |
2题 40分 |
130分 | ||
古代汉语 | 3题 20分 |
20分 | |||||||
总分 | 20分 | 5分 | 25分 | 20分 | 20分 | 40分 | 20分 | 150分 |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题型 科目 |
客观题 (填空、选择) |
主观题 (名解、简答、论述) |
总分 | ||||||
填空 | 选择 | 名解 | 简答 | 词语辨析 | 语言分析 | 文言文阅读 | 150分 | ||
现代汉语 | 10空 20分 |
5题 5分 |
5个 25分 |
4题 20分 |
2题 20分 |
2题 40分 |
130分 | ||
古代汉语 | 3题 20分 |
20分 | |||||||
总分 | 20分 | 5分 | 25分 | 20分 | 20分 | 40分 | 20分 | 150分 |
二、参考书单
温馨提示:西南大学没有官方指定参考书,根据题目以及以往考试情况,推荐参考书如下: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五版, 2011年
《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著,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相关参考书
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和变化
2021年西南大学专业一的题型与2020年相比稍有变化,选择题由20分降为5分,名词解释增加5分,又增加了一道简答题。
专业二的题型和分值变化较大,中外文化及跨文化部分的填空题增加到14分。名词解释减少到2个,分值6分。简答题由20分提高到24分。教育学、心理学基础部分删去名词解释,改为10分的选择题。另外,论述题变为辨析题,如“理想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再之,今年没有考察到外国文化的内容。同时,2021年专业二发生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将教案设计改为关于教育学和教学方面的材料分析题,颇具特色,考生需要重点注意并及时做好练习和准备。
同时,今年西南大学考察的一些知识点,也在勤思西南大学的冲刺模拟试卷中有所体现。如:名词解释“区别词”,简答题:“轻声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还和词汇、语法有一定的联系,请举例阐述。”专业二中选择题考察的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场独立、场依存的认知方式等,勤思学员可以参考相关答案。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及题目举例
【汉语基础】
从考题内容上看,2021年西南大学试题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专业一还是延续以往的特色,侧重考察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比如21年考察短语结构这道题:
例1:下列属于状中式结构的成语是( )。(21年西南大学选择题)
A.弱不禁风 B.半途而废
C.大煞风景 D.一衣带水
【勤思解析】B;分析成语结构时首先要了解成语的涵义再进行划分,A.中补结构,C.动宾结构D.定中结构。成语的结构划分是现代汉语考察的一个高频考点,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21年专业二的考察内容涉及到文化热点相关,如:由《木兰诗》为主题的电影《花木兰》近期在海外上映后反映强烈,请你分析一下《木兰诗》中适合对外传播的经典价值。考生可以从传播中国的古典文学/古代历史/传统精神品质等多个角度做答。但总的来看,试题还是以基础内容为主,注重基础概念的考察和辨析。
例2: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要素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其中语言要素一般是指( )(21年选择题)
A.听说读写 B.听说读译
C.语素、词汇、句子 D.语音、词汇、语法
【勤思解析】D. 语言技能是指听说读写,语言要素是指语音、词汇、语法,汉语的语言要素又增加了汉字,即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这些基本概念考生要熟练掌握。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就2021年西南大学整体来看,该院校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如“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词类与语法成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务必要把书本知识牢牢掌握。与2020年相比,虽然专业二的个别题目的考察方式有变,多考察的内容和角度还是有迹可循的,如21年和20年文化知识的简答题都是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提问的;教育学的论述题变为辨析题,但都是围绕着师生关系中的师生地位;虽然教案设计变为教学的材料分析题,但都是在考察汉语的教学,所以勤思提醒大家要系统地分析院校历年真题,把握考察重点和趋势,有针对性复习并适当拓展。最后,勤思也为大家准备了课程和资料,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充分利用,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四)关于初试查分排名
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布成绩;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对于分数高还是低等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偏高,有些就偏低。从出分到复试,1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准备充分的你实现逆袭!
(五)关于复试的准备
提到复试,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大波疑问:自我介绍如何挖掘个人亮点,扬长避短?中英文面试题目都有什么,如何准备?我要考的学校往年的笔面试真题怎么找?怎么联系到我要考的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选导师?......要知道从出分到复试,通常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的越早,得到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上岸的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