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导语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本科专业是工科。今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在如今考研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环境下,能够一战考上研究生并且是学校里的王牌专业,实属非常幸运。接下来我想从如何选择专业和311命题的风格这两个角度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中间穿插一些个人经历和学习方法,打破大部分学长学姐以时间线为线索的经验之谈,防止大家视觉疲劳。
个人情况
对于我来说,本科专业非常不喜欢。虽然说码农赚钱较多,但是面对枯燥无味的代码和日益减少的头发,我丝毫提不起任何兴趣。而我恰好对做老师非常感兴趣,所以果断选择跨专业考研。我周围很多同学都不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够专业和工作对口,并且喜爱的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选专业的过程中有三个标准,我认为如果能够满足两个的话那就别犹豫了,大胆的去考吧。对于教育学来说,很多考生都是跨考,并且专业性不强,容易快速入门,所以不用担心跨专业的问题。第一个标准是确实是自己的兴趣,非常热爱这个专业。第二个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方向。第三个是有利于社会的专业和方向。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再做决定。
再来说说学硕和专业。对于就业来说,专硕更为有利,尤其是学科教学直接针对一线中学教师,对于本科没有相应学科背景的同学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很多学校招聘要求专业对口,所以如果能够在硕士期间弥补专业不对口的缺憾是很不错的。目前大部分学科教学专业都是接受本科没有相应学科背景学生报考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学校。学硕的话,除了课程与教学论(针对具体学科方向的)和学前教育学属于专业对口的,其他专业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受限很大。所以对于想读博的同学来说,优先考虑学硕,想做一线教师的话除了上述两个学硕专业,其他的最好不要考虑。对我而言,选择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兼顾就业和读博,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专业,非常推荐大家报考自己感兴趣或擅长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一般在对应学院(比如英语课教论在外国语学院而不是教育学院)或者是教师教育学院。
接着说说311的命题风格。
现在311的难度越来越大,考察越来越细致,甚至有些很偏的知识点都会以大题形式考察,所以每年低分云集,很容易崩盘。另外有个非常神奇的现象,总是有人说考研是相对成绩,只要比你的对手考的都高就行了,对于311行不通。教育学学科门类包括教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一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的统考难度很低,高分特别多,导致把整个教育学学科门类的国家分数线拉高了,考311的很多学校就只划到了国家线,但依然招不满,甚至有些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的第一名依然没能过国家线。这意味着即使你打败了所有和你一起考这个专业的学生,你依旧没法上学。311以目前形式来看,想要过国家线很难,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考311无法过国家线。所以如果你打算考311务必保证一年以上的备考时间。
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仔细研究真题依然是王道。很多知识点你会发现反复考察,变换着题型考查。但是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出过的真题不会再次在本题型考察了。例如如果之前在简答题出过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则简答题不会再出此知识点,但是有可能放在辨析题,选择题,论述题考察。所以这里我特别强调真题的重要性,要非常非常非常熟悉真题。对于真题中的选择题,每一个选项必须按照大题准备,仔细研究过选择题的小伙伴就会知道我的意思。311考察的细致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尽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背诵的时候要粗犷一些。记一点框架和关键词,然后自己组织语句就可以拼成一个大题,而且得分很高。一字一句地背不但痛苦,而且极其浪费时间。
现在311大题越来越偏,阅卷的时候精度非常低,只要答出关键词可以得到绝大部分分数。但是很多小伙伴完全不熟悉这个内容导致无从下手,一点也写不出。所以还是那个原则,复习的时候要面面俱到,但是要粗犷。最理想的状态是,我问你任何一个知识点,你都能说出个大概,没有一个知识点是陌生的,但又没有一个知识点表达的很完美,这是得高分的最佳状态。毕竟我们时间有限,就要将效率最大化。尤其对于311来说,内容越熟悉分数越高,下死工夫玩命背你会取得极高的分数,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因为你有足够时间。
结语
最后还是祝愿所有考生能够进入理想院校,实现你们人生的跨越式发展。祝大家金榜题名,人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