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分数中等的我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之后被狠狠地扔到了调剂的深渊里,四年里读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着自己不喜欢听的课,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认识了一些好同学好老师以及学到了一些虽然是物理教学但至少和教育有关的知识。随着学龄的增长以及对国内教育现状了解的加深,我决心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为孩子们迈好成长的第一步奉上力量。
为了自己在将来可以每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决定考研,通过读研提高自己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为了扩展自己的视野,塑造更加优秀的自我。第一次考研我失败了,但是由于不甘心今年便又战了一次,好在这次取得了成功。
由于我是第二次考研了,第二年备考就是用的第一年报的勤思课程的讲义,虽然没办法再看一遍视频课,但是之前听课时所做的笔记对我依然有着很大的帮助。
当时本科期间虽然学习过一定的教育学课程,但是学到的内容很浅,而且那时候大都是为备考而学,对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理解甚少。后来宿舍舍友报了勤思的班让我知道了勤思,为了能够考上多一些保障,便报了勤思的课程。
我听课速度很慢,因为要边听边记笔记,但是越听这些课程就越有动力,除了课堂上老师们偶尔的励志小插曲之外,老师们的生动的讲解更是让我收获颇多,让我觉得教育学不是干巴巴的历史和文字,它是充满故事和生命的,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另外,我的咨询老师闫老师,也给予了我诸多帮助和鼓励,让我在考研过程中多了几分安定,少了些疑虑。总之,勤思让我进一步地喜欢上了教育学,也成为我考研道路上的动力源泉之一。
二战真的很痛苦,这并非耸人听闻。当初决定二战的时候,我一度认为二战不可能失败;但是当真正踏入这个过程,我有无数次地怀疑自己能不能成功,无数次地纠结难耐。但是好在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每天都坚持早起,并充分利用起一切时间,当然必要的休息和营养均衡的饮食都没少。
总之,这两次考研经历告诉我,虽然考研的成败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考研最关键之处在于它是一场毅力战,一场学习习惯的挑战,谁能把这俩仗打好,就几近成功了。
专业课上教育学和小学教学论是重点,这些年南师的考题越发综合、灵活,尤其是小学教学论,不再只是单纯的背诵照写,而是需要更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家务必熟练记忆基础知识,自己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审完题目能够对考察知识有清晰明确的定位。
此外,在考前一晚以及在考场外候场的那几分钟一定要尽可能多的背知识点,实践证明在教育学的考试中短时记忆相当重要。
公共课英语我考的是英语二,由于真题比较少,所以我是先做的英语一的真题,对里面的生词自己整理下来,把考过的词义标记出来,反复识记,英语二的真题做的比较晚,大约是10月份才开始,英语一、二的考查方式差别挺大的,所以建议大家早些开始英语二的复习,并且反复做!政治我准备的比较少。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绝不是大路边上的空谈,因为你越努力,你掌握的知识量就越大,那么考到你复习到的知识点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当你考完庆幸于考题大都是自己复习到的知识点时,你更应该把这些幸运归结于你日积月累的努力。
最后当你学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当你考上的时候美美的日子和美美的心情吧,这个方法总会奏效,加油啦,美丽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