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王同学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
班型:复试助跑班 总分:358 专业课:228
越努力,越幸运
4月6日,当在官网上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上时,自己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自己大半年的复习备考也算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还记得3月29日,复试成绩公布时,我看到自己复试第一名,综合排名第二,感觉很不可思议,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发挥这么好,我本想着复试不要被刷就好了。刚开始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感觉这一切那么不真实,也没敢和好朋友分享这个好消息,我想还是等拟录取名单出来再说吧。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我来自一个二本院校,还是一个跨专业考生,总是担心自己在各方面不占优势,容易受歧视。
回想自己考研这一路,我只想说“越努力,越幸运”。我去年6月份还在纠结我要不要跨考,7月份才正式开始看专业书,到10月份还没确定报考院校,不敢报太高怕考不上,报低的又有点不甘心。决定考研是因为我想证明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所不错的学校,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我自己。高考失利,看到自己的大多数同学都去了985、211院校,我真的很不甘心自己就一直待在一个二本院校。同时,随着对本科专业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不太适合那个专业,而我一直对教育学感兴趣,也想有个机会系统了解教育学。
准备专业课时,身边的同学都是考本专业,自己一个人学的很辛苦,很多时候都快要放弃了,第一遍看书时没有任何感觉,好多地方都看不懂,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教育学。记得才开始我连学硕专硕都不清楚,也不知道该选择统考还是自主命题院校,还好加了一个勤思的老师,耐心地告诉了我这些考研基本的信息。后来觉得自己开始的太晚,估计也考不上,就没有报班。但我想着,要是能过了初试,就报个复式班。
但现在想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自己如果当时直接报了班,就不会那么没有方向,不会学的那么吃力,也会少走许多弯路,说不定初试成绩还会更好点。直到上考场,我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搞懂,书只完整的背了一遍,后面没时间了挑着背了背。比较幸运的是,我没背下来的内容大多没考。大家可不要学我,我的专业课学习总体比同一时期备考的同学慢了一轮。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公共课复习方法。政治,我开始的比较晚,看一节大纲,做一节习题。然后做了肖8和肖4。我觉得前期重要的是选择题,把基础抓实。后期12月份开始背肖的大题,大题可以根据题的内容自己进行总结背诵。今年我的选择题做的很不好,建议大家前期基础一定要打好,每天给政治安排上2个小时。
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单词,只有单词量足够大了看阅读时才不那么费力,如果单词都不认识,直接做阅读,文章都没看懂,题怎么能做对。8月之前都要大量的背单词,然后每天做一篇阅读,做2004年之前的真题。9月开始做2005年之后的真题,每天可以做2篇,做完后对着答案认真分析一下错题。到12月份,整套的做题。12月份,开始背作文,2天背一篇,同时试着自己练习根据不同的话题写作文,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
最后我想谈谈复试。我初试的成绩并不是很高,当时分数线一直不出来,又听说今年的分数线可能会涨,我一直很担心进不了华中的复试。而自己对于复试准备又毫无头绪,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即使进了复试,被刷的还是我。又和勤思的老师交流,老师和我聊了很多,也是都走到最后一步了,怎么不拼一下,最坏的结果就是考不上。老师给我推荐了一个复试班。我开始跟着课程学习,还到北京参加了模拟复试,模拟复试我的表现很不好,连一个很简单的专业问题都答不上来。
回来后,我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当学校的分数线出来时,我看到,大多数专业分数线都涨了很多,只有我们专业分数线不升反而降了。勤思的课程很全面,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认真学习准备就行。今年我们学校的笔试内容进行了改革,当试卷发下来,我看到一半以上的计算题完全蒙了,高考就是栽到了数学上,才考了六十几分。盯着试卷看了半个小时,不知道怎么下笔,看看表只有一个小时了,开始跟着自己的感觉写。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心态一定要好,不管题多难,尽量把会做的写上,不到交卷时间,就不要放弃。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学习经验,希望可以帮到2019的学弟、学妹们。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参考借鉴一下,愿学弟学妹们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管你是二本、三本,还是跨考等,决定考研就不要犹豫了,尽快开始,踏踏实实,坚持到最后,总会有个好结果。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