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每个考研人在决定考研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或理由,在考研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不同经历,其中难免会有心酸与喜悦,这里我就不陈述自己的考研背景或经历之类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自己而言,可能是宝贵的经历,但对他人来说,并没有太多意义,因此我觉得还是把那些本人觉得有用的东西分享给你们。
教育学考研只有三门课程,一直以来我的理念是:考不考的上就看你的专业课考得怎么样,考的好不好那就要看公共科考的怎么样。单单只想要一张研究生的文凭对于大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毕竟,每年都有很多学校等着接受调剂.
但是,高校就不太容易了,以华中为例,华中属于教育部直属六校之一,武汉在中部去哪也还挺便利,所以每年报考教育学的人也就多了,2018年整个教育学院报名就上千了,可是招生就只有60多而已,而且,今年还有优秀营员占着名额,所以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接下来就谈谈我的各科复习方法吧!
1. 政治
原来大多数学长学姐的建议是觉得政治复习最后一个月就可以了,但是,我认为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太赶了,不利于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众所周知,政治每年的平均分都快接近60了,所以一直以来我的目标就是70+。
政治复习最好还是从10月份开始,开始每天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两个小时为宜,重点就是将政治经济学马原之类的弄弄明白,然后就是刷1000题,刷题有刷题的方法,先不要写在书上,用白纸写,后面会越写越快的。
等到快考试的一个礼拜,才开始写在书上面,这个时候错的题目不会太多,花个把小时将错了的题目看看,相信上考场时应该会有收获。
而主观大题就将肖四肖八背熟就好了,重点是肖四,不要问万一肖四没压中怎么办这类的话,就算没压中你也会按你已经背了的往上写,全国考研人应该都是如此的。政治的考试性质就是你可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分数,千万不可小觑。
2. 英语
任何一个考研人决定考研的时候,最早准备的应该都是英语,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考研英语你将阅读做好了,其他的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一般大多数好点学校的要求都是50分以上。
我因为准备的较早吧,所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认真坐在图书馆研究单词两个半小时,把不会的用本子记下来,写好日期,最后用个33天完工,以后就不再看那些已经会了的单词,仅背自己写的就可以了,虽说前期有点耗时间,但后面就可以尝到其中的益处了,因为前期不用背专业课,也没有政治的复习,所以每天最多学的就是英语了。
一定要抓住这段时间,每天写一篇真题阅读,最好看视频搭配着来,不要求数量写的太快,慢点搞透就可以了,真题弄得差不多以后,暑假可以买黄皮书150篇来做,个人认为在英语阅读来说,质量还是可以的,练练可以,省的一直写真题疲惫,但150篇写了以后,时间也不会太长,还是要将真题放在重要位置。英语的学习就是要坚持,疲惫是正常现象,但只要目标明确,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3. 专业课
专业课不同的学校试卷不同,自然要求也不同,这里我就只说说311的专业课准备。除了看讲义之外,我希望大家可以再看看袁振国教授编写的《当代教育学》、叶澜教授的《教育概论》之类的,我个人认为考研这两本书对于开拓视野很有帮助,也有助于答题。平时看书的时候要仔细,考试的很多选择题都考的很细,背书的时候就要按框架来。
开始很痛苦,觉得很难背,但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后期会越来越快的,连我自己那些书都不知道背了有多少遍了,背专业课是从暑假开始的,最炎热的时候也是最磨炼一个人的时候,早上起来背英语,上午背专业课,中午休息后下午都在写英语,晚上又是被专业课,其实考研的每一天都是这样枯燥的,但考完的每一天,又是何等的开心与喜悦。
《中庸》有载: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汝果能如此,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希望大家的付出都能有所回报,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