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勤小思带给考研党们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何同学的考研经验及其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小伙伴们看过来~
勤小思不透漏给考研宝宝们学长学姐的个人信息噢~
作为一名三跨生,总的来说,我的考研路就是屌丝逆袭记,从最开始懵懵懂懂到清晰明确目标、制定计划,从选择云南师范大学到壮起熊胆执意报考华中师范大学,一路就是做过山车,而这趟车次没有终点,这也是我从考研旅途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结束代表新的开始,学习永远没有终点。
最后也不负众望,以总分361,英语政治各70,教育专业基础综合221的初试成绩进入复试,以综合排名第九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拟录取。
第一点是关于专业课的学习:
刚刚决定考研的时候,基本是蒙头乱撞,但选择跨考教育学大部分是处于对教育的喜爱和对自己的认识。跨考在很多人看来都很难,成功率很低,可是自己的样子怎么能让别人来决定。
首先跨考是肯定要报班的,我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报了个实惠的班,因为高中复读那一年在南山实验中学的老师和同学那里收获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万变不离其中,只要学会举一反三,即便是跨考学习另一个学科也是可以成功的。
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网上了解了一些辅导班后,决定选择勤思。在基础学习阶段我主要做了两件事:看教材和听各种视频讲座。
刚开始看教材是肯定不可能学到太多实质性的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进入状态,从宏观上把握学科特点,对于教育学的学习来说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也很重要。听视频讲座就是在嘴遁的时间内收集各种不同的学习经验,比如有些讲座会请师兄师姐直接传授考研经验,有些讲座是讲解备考时应该做怎样的学习规划。
因此在4月份的时候我就拟出了5-12月的学习规划,具体到了每月每周每天,但战略与战术不可完全相同,确定了战术相当于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还得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第二点就是英语的学习:
这种拉长线的科目在我看来如果自己门头琢磨的话效果不回很好,于是就报了班,通过辅导班的课程安排来给自己的学习进度带节奏。早期的长难句课程对我英语的学习影响还挺大的,在跟着老师一起逐字逐句翻译阅读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语感,掌握了基本高频词汇的用法。
其次就是利用好真题,不雅决定可惜,能刷几遍是几遍,我反正是刷了三遍以上,在刷真题的时候要掌握好节奏.
第一遍精读:做掌握每一个单词,哪怕知识一个冠词,其次就是句子、段落、文章的翻译,事后一定要根据答案解析做订正,记录下自己错误或不足的地方(单独用一个笔记本,没事干就拿出来翻翻,利用好零碎的时间)。
第二遍就是做题:先读题干,根据题干和选项就可以浓缩出文章的主题词和大概意思,在做题的时候要知道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要会到文章找到对应的段落和句子。
第三遍以上时就要将做题和适合自己的方法结合起来,同时检验自己是否能做到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都能够读懂,学会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英语是长线,考试前一分钟都要背单词。。。
第三就是政治的学习,同样报了辅导班,主要是暑假集训、时事政治讲解和考点分析,其实近几年习大大比较活跃,时政丰富,出了马原要好好扣知识点,其他就是广泛搜集基本记忆,考前一个月买些答题纸模拟下就是了。
对学弟学妹的鼓励:捷径往往都是一闪而过的虚影
但你走过的所有弯路却不是白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