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1、考研背景:高考成绩不理想,一直是自己的遗憾,加上自己的本科院校在竞聘中没有竞争力,决定考研。
2、考研经历:12月决定考研,按本科专业金融学开始准备,在备考过程中发现数学学起来很吃力,萌生放弃考研的念头,期间家人和老师建议跨专业,2016年3月回到学校决定跨考教育学,目标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因为本科院校为三本院校,加上跨专业,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到了三月末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很低,网上获取的信息又不能判断虚实,专业课复习更是没有头绪,在四月中旬接触到东北师大学姐,开始了解勤思,进到官网选择我的课程顾问星月老师,星月老师耐心回答我提出的所有问题,根据我自身的情况,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当时觉得与其自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不如选择勤思进行系统高效的复习,就这样从接触勤思到报班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天秤座选择困难晚期^_^),现在想想可能这是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决定。然后很快勤思很快为我安排了辅导员洪晶学姐,在之后的几个月备考中就是她和星月老师一直鼓励我安慰我督促我,没有她们,可能我也不会一路坚持下来。
整个接近一年的时间下来,自己确实成长了不少,不仅是学到了多少多少的知识,而是对每个时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都能从容面对,克服困难,继续前进。从一开始就不要把考研当成多么苦大仇深的事情,随着越来越多考研党的出现,考研很可能变成每个人人生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因为自己考完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保持一个从容淡定的态度可能真的是制胜的关键。
最后要说的是在勤思参加模拟复试的经历,这段经历真的真的太重要了,因为在勤思的模拟复试过程,在复试准备阶段心里有底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去认真组织答案,复习报考专业热点问题,对着镜子练习说话,在真正的面试过程中真的没有打怵,反而是胸有成竹,自信爆表,我相信当你有了这种心态就已经成功一半。谢谢给我复试的几位老师,现在还记得老师评价我回答问题时说的一句话,你可真的是尽显东北小傲娇,O(∩_∩)O哈哈~,所以在面试的过程中,保持谦虚的态度也是必须的哦!
勤思对我的帮助大不大不是我怎么捧出来的,从我的成绩就能看出来。^_^谢谢星月老师,洪晶学姐以及所有勤思的老师,让我在体会勤思大家庭的温暖的同时,实现了考研的目标。
3、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
公共课考的很烂,经验就不拿出来献丑了,说说专业课吧。
教育学有中外教育史、教原、教心,学硕的话多了一门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知识点繁多,复习的时候需要投入大把时间。大家买好参考书以后,建议的复习顺序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其中教育学原理分值最大,后期更应着重复习。心理学和研究方法较难理解,建议结合案例。
(1)中外教育史学起来比较容易,史学也比较有意思。中外教育史可以把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当做索引去记忆。
(2)教育学原理理论知识比较多,大家一定要注意理解。理解之后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以例子为中介去记忆理论会更轻松。
(3)教育心理学不易理解,但从各个教育心理学家的实验中我们就能记住他们的理论,比如班杜拉的赏罚控制实验,你记住了儿童打充气娃娃的这个实验,是不是整个理论就被你记起来了?
(4)教育研究方法是最令人头疼的一门,枯燥无比,专业性强,我至今也没搞太明白里面说了些什么,大家尽量去理解吧。还有就是大家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多翻看书本。打好基础后后期复习更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框架了,先记框架,再记具体,提取关键词。
另外,真题一定要重视起来,根据真题总结出重点,背诵的时候着重背诵。低频考点有大致印象总结几个关键词能说个差不离就行了。教育学的复习关键就是重复,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的过,大家也不要觉得背不下来就心浮气躁,其实你过得遍数多了只是已经在你脑子里了,我到考试之前也不确定自己会背很多都说不上来,就是天天重复看记,开始你看可能一轮要很长时间,后来基本两天过五本的速度,大家到最后也会是这样,只要下功夫,最后的成绩肯定不会差的。
还有就是临近考试一定要给自己来几次模考,我觉得最大的帮助就是考前的模考,简直太顶用了,几次模考我发现诸多问题:答题超时、卷面不够、落题忘写…这些问题一定要考前暴露出来然后考试的时候多长个心眼不再犯,别把该得的分丢掉。
5、对学弟学妹的鼓励与指导!
在心态上,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定期放松放松,心情舒畅,吃好喝好。
考研是个持久战,别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像我在考研期间吃了不下五盒安眠的药物,这个一点都不建议,因为不知会有什么副作用,我也是逼得没有办法了,真的不建议,身体有什么不适要去看医生不要硬挺着,像我阑尾炎犯了也不去看医生,想节省时间其实那半个月学习效率并不好,所以有病不要耽误,一个健康的身体最重要。
哦,还有,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抱着一战必胜的心态去考,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