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考研心得
将近一年的考研生活结束了,一路走来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鼓励,过程也不免心酸和辛苦,但最后终于考到了理想的学校,也希望我的考研经历可以给下一届的大家一些鼓舞和经验。
首先,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但是当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并没有很喜欢英语专业,而且进入本科深感力不从心,对于英语的反感与日俱增,最后的结果是大学前三年都平平淡淡的混日子,直到大三下学期大家都在准备考研,工作,或出国,越发感到对未来的迷茫,觉得在自己不喜欢的英语道路上没有结果。所以,我决定考研。在查找其他专业的时候觉得教育学很适合自己,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自己一个人摸索太过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我觉得专业的讲解可以让我快速的了解一个学科,所以,当时在查找教育学考研时,发现了专门针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向的勤思。在和课程老师了解之后,先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北师大,因为我觉得目标对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和约束力是很重要的。之后,因为我自己的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了适合我的班型。从4月末开始了我的考研生活。
由于之前对教育学一无所知,开始的时候拿到厚厚的六本教育学专业书籍是感到有些迷茫的,4月末和5月经过了勤思教研室老师的几次教育学总体讲解和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5科讲解后,已经对于教育学总体脉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之后在5月到7月,在平时本科上课的同时,一边看勤思基础班的讲解视频一边看教材和勤思的讲义,主要是对教育学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识记。但是这几个月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觉得时间比较长就有一点放松。
8月我参加了勤思的集训营,我觉得那十几天是真的对于我这种自制力比较差的人的一个警示,高强度的课程安排,然后对于每天上课的内容晚上都要抽查和提问,集训结束会有模拟考试,在其他同学紧张学习的气氛里我感到了危机,虽然压力特别大,但是自己的提高也是比较明显。9月到10月,伴随着勤思拔高课等各种网课,我开始识记勤思教育学的讲义内容,我比较喜欢参照讲义每章的思维框架去回忆每章每节的内容,从一开始识记大的知识点,到逐渐细化,加上对于课程的理解,我当时觉得自己记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当我一轮看过之后,几乎也忘记了很多了,当时也比较苦恼,也找自己的课程顾问老师说了好多,老师一直在鼓励安慰我让我很感动。自己有时候懈怠的时候接到老师的监督电话感到也是一种支持,让我觉得考研的路上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10月到11月,除了专业课,也开始了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因为毕竟教育学基础综合300分的分值在总成绩里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所以我的公共课复习开始的比较晚。9月开始我大概每天7点多会开始在自习室自习,中午休息2个小时,晚上11点左右回到寝室。我认为计划是必须要有的,各科的时间分配也是要做好,每一科都不可以掉以轻心,后期勤思的各种卷子资料越来越多,每一天都在识记,框架回忆,查缺补漏,练习默写中度过,大概两周左右我会重新识记一遍所有的讲义内容。一直是按照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这个顺序记忆。
12月拿到勤思的冲刺模拟试卷后,大概每周做一套,模拟考试情景,控制答题时间,而且这期间我一直有北师大的辅导员帮助我解答各种问题和提问考察我的掌握情况。12月的时候大概每周都会从头看一遍讲义,所以有了充足的准备,最后上考场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公共课,政治我先是看大纲自己整理一个大体的框架出来。对于毛中特,近代史,思修法律基础等各个部分的分值有大概了解后,买了习题拿来练习,然后把错的题目记好积累,把答案里的重点画上记住。同时细看大纲,把可能会出选择题的点标出并识记。在12月开始练习政治大题写作,以提升大题的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达,虽然最后只有68分,但是自己也没有太在政治上努力,所以这个成绩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觉得政治还是多记忆是有利于提分的。自己的成绩和努力是密切相关的。
英语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背单词,如果没有词汇我觉得一切都是徒劳。在背单词这件事上是没有投机取巧的。之后就是反复研究真题,研究命题人的思路,把真题里的不认识的单词,词组都记下来积累,对于短时间提高英语成绩我认为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最后,考研不是一条很容易的路,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但是只要付出了辛苦和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即使题目再改变再偏难,但只要努力到了,结果一定是好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努力学习的你也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好成绩,都能如愿圆梦理想的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