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考研路上
坐在电脑前,想想这近两年来的总总。
去年,在确认考研失败后,那时真的感觉自己的世界已塌陷,一片昏暗……当然,在亲人朋友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下,我选择了再战。今年,在获得自己已经被北师录取的消息后,并没有之前想象中的那样的狂喜,只是站在北师的校园中,望着天,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2013年春,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决定跨考教育学的研究生,并且很快定位到北师大。很多人劝我换个学校,给出的理由有很多,也确实很在理。但内心总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必须是北师大。其他人可以,为什么我不行?所以我就早早的把北师大740的参考书买来,利用课余时间看。在学期末的时候,我把五个科目的的内容都看了一遍。7月初,也就是暑假开始后,我买了一套专业课相关的辅导书,上面指出各个科目的考试重难点及其逻辑框架。所以整个暑假我就利用教科书及这套教辅,把所有内容精细的过了一遍,并做了笔记。也算是对教育学知识有了一个大体性的认识。
暑假末,做完所有科目的笔记后,我突然感觉失去了复习的方向。因为用的教辅是统考的,而740是自主命题,并且还多了好几本参考书。一下子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到底该做什么了……所以上网求经验,偶然的机会,通过一个论坛,加了一个教育学考研群,也加了勤思刘老师,跟刘老师聊了很多我考研的相关情况,她也耐心的为我讲解各种疑惑。我之前是真的从没有想过要报班的,一个是感觉确实是有点贵,二个觉得就那么点东西,自己完全可以掌握嘛!但随着复习的推进,对于我这个跨考生,确实感觉很吃力,并且方向感不强。通过与刘老师的沟通,了解到了勤思,感觉挺靠谱的,于是咬咬牙,拿出自己平时做兼职和省出来的一千多块钱,报了最便宜的冲刺班(国庆真题班与冲刺班) 当时还赠送了基础班。
到了九月份,我们要开始实习了。因为考研,争取到了在市内集体实习,每天早上赶去实习学校,中午赶回学校图书馆,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复习备考。我当时大体时间是花二个小时在政治上,一个小时在英语上(我是英语专业的),其他的时间全部放在专业课上。利用勤思的网络课程和教材,我跟着老师们把整个内容又过了一遍,通过老师的讲解,对各个科目确实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是真的感觉跟着老师学比自己学有效率些。
就这样在实习与备考中充实的度过了三个月,实习结束。离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备考,早六点晚十点,中午直接在图书馆睡一个小时。在时间安排上,政治三个小时,英语两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放在专业课上。
其实我觉着我复习得应该是挺好的,当时也满怀信心的参加了考试。但当时看到专业课中有两题(50分)基本上都不在我的复习范围内,也是统考从未涉及到的考点,确实是有点崩溃,好在我及时调整心态,心想我都不会,那应该没有几个人会了。所以我还是圆满的答完了所有的题,包括那两道(相关的尽量往上搬)。出成绩的时,我对自己的成绩其实也挺满意的,339,专业课217(除开那两道,其他的基本上扣分很少)政治70,英语52(证明即使你是英语专业的,不花时间,考研英语也休想考好)。当时也一直以为可以进复试,也在积极备考复试,可是在我看到复试分数线340时,我的世界顿时昏暗。
在决心二战后,因为确实感到勤思在上一次考研专业课备考过程中帮助挺大,用自己毕业后打工的钱又报了跟去年一样的班。二战是在2014年9月份开始的,没有了实习,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朝六晚十,每天英语4-5个小时,政治2-3小时,其余时间还是放在专业课上。有时确实会感到苦与累,但每天充实而规律的生活让自己感到很踏实。更关键的,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我每天正在做的是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并且我喜欢我做的这一切,换句话说,我其实很享受这样的一个过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查到我的考分时,366(专业237,政治65,英语64),并没有多大的欢喜,因为总觉着,只要你踏实认真的付出了,那些好的结果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复试后收到通过的信息后,也是平静的面对着这一切。或许,这也是考研路上我的重要收获之一吧。
想说的真的还有太多太多,包括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思想波动与调节,结交的那群可爱的研友并与他们一起奋斗且疯狂的日日夜夜……在这里选2个我最重要的感受送给16考研的朋友们!
1.目标明确,坚持才是硬道理。要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每天该完成什么,明天该做什么,并且切实的完成自己的所有计划,日复一日,坚持到最后。事实证明,做到这点的大部分人,都会成功。
2.结交研友共同进步。考研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否则你将寸步难行。其实这一点也是为了更好的做到第一点。
所以,选择了考研。明确方向,坚持就是最重要的。愿所有的选择考研的朋友都能坚持到最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