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
考研学习心得
我本科在一所工科院校,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毕业之后从事技术性工作,从2014年6月正式进入考研节奏,原报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后调剂进入北师大教育学部科学与技术教育。初试分数332,专业课216。回首历时九个月的长征,既是对自己考研经历的盘点,也希望学弟学妹能从我这吸取经验教训。
1.心理状态与自我调节。我把我的考研过程的心理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兴奋,富有激情。这是在考研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恨不得几天就把一本书看完,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第二个阶段:在第一状态持续一两个月之后,兴奋感逐渐下降,读书的枯燥感与患得患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及时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并且积极调整自己,就能安全度过这一阶段;第三个阶段:考研的两到三个月前,即将面临的考试和大量需要背诵的知识,让我这个工作族感觉到时间很是不够用,焦虑、失眠的状态持续了很久,但我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处于这个状态,不可以把自己逼的太紧,所以实在烦躁的时候就外出走一走或者看看《奔跑吧,兄弟》,休息之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我认为,考研过程中,心理状态对考研结果有很大影响,面对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及时舒缓压力,保持状态,很有必要。心理的自我调节,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心理有及时、清醒的认识,用自己来监督自己,当感觉到状态不好时,就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相应调整。
2.精细的时间管理。对于一个跨考,在职的考生来说,最头疼的是时间永远不够!每天能够用在学习上的大块时间只有5到6个小时,所以我非常羡慕在校生,也很后悔当初没有把握好全力考研的机会,但事已至此,只能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时间。前期,大块的学习时间4小时专业课,1到2小时英语,后期3小时专业课,英语政治对半分。即使如此,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打起了零碎时间的主意,吃饭,等车,排队,上厕所凡是能够利用的时间我都用来背单词与专业课的知识,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两个月之后,我已经把考研单词过了3遍,专业课的进度不仅没有落下,甚至还有些提前。
3.勤思给我带来什么?我是第一次考研,也是跨考,我知道我的不足是考研信息极度匮乏,在我决定要考教育学的时候,除了对教育的兴趣之外,对北师大,对教育学的了解几乎是零。所以我意识到选择一家考研辅导机构,是必需的。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搜到了勤思,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我选择了北师大740的网络vip,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选择勤思之前,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复习进度,如何看专业课书籍。所以当时很迷茫。勤思老师在初步了解我的情况之后,给了我一份第一轮的复习计划和基础性的辅导书籍,并告诉我只要按照计划执行,肯定没问题。老师的话给了我给了我一颗定心丸,我对自己的考研有了初步的信心。每两周一次与老师的交流,既是老师的答疑解惑,也是对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更是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心态的调整。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的复习走进了死胡同,但老师的指导,又让我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了辅导员的精心辅导,班主任、教务和课程老师对我的每一次的提问,都会及时、耐心的讲解,这使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复试期间,我没有达到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数线,调剂科学与技术教育,勤思教务老师专门抽空给我打电话,解答我的疑惑,这让我很感动。
天道酬勤,最后的结果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